銀行業受壓 為優先證券創造收益溢價
發布時間: 2023/08/14 11:40
最後更新: 2023/11/02 00:09
面對銀行業危機,優先證券在今年較早時間顯著受壓。不過,相對固定收益市場上風險較高的資產,這場危機現時為優先證券帶來潛在機遇。展望未來,我們認爲有三大因素支持。
首先,我們相信宏觀經濟狀況將持續疲軟,但由於在經濟衰退的環境下,優先證券傾向表現優秀,因此我們仍看好這類證券。有證據顯示,自美國聯儲局在2022年初開始加息以來,其緊縮政策持續通過經濟發揮效用,現時正影響消費者和企業。
鑑於經濟轉趨疲弱,加上初始孳息率與遠期回報呈正相關性,我們認為投資者把其配置由高收益債券轉為優先證券,或可從中獲利。展望後市,我們相信憑藉其優質特性,優先證券仍穩佔優勢,特別是當經濟衰退持續。
其次,聯儲局暫停加息將利好優先證券。自1997年以來,聯儲局共有四次暫停加息周期,見頂利率水平則取決加息周期的年份。雖然往績不能作為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而領先表現亦會因應各個時間框架而異,但綜觀各資產類別於這四個時期的平均回報顯示,在聯儲局暫停加息後的數個月,零售及機構優先證券的表現均優於高收益證券。
若市況惡化,導致聯儲局繼續暫停加息,優先證券的相對表現優勢可能重現,進一步突顯基於其優質特性。
最後,偏重大型銀行包括作為重要性金融機構(SFI)的銀行及超級地區銀行或可進一步降低風險。這些金融機構須遵從最嚴格的資本和流動性規定,且為多元化的客戶群提供廣泛服務,從而降低風險。與此同時,超級地區銀行持續為更嚴謹的監管要求作準備,同時擁有強大的貸款承銷傳統,以及收入來源多元化,保持資本充足。
我們相信選擇主動型管理的優先證券策略,或可使投資者獲益。這些策略可靈活變動,作出偏重SFI及超級地區銀行的配置,有助緩解市場持續存在的若干風險。
撰文 : Joseph Bozoyan 宏利投資管理組合經理
欄名 : 基金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