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 VS 中大 一幅圖睇晒8大院校起薪點

【綠色科技】人工智能引領綠色未來 平衡能源效益與創新需求

科技

發布時間: 2023/08/25 09:00

最後更新: 2023/11/02 07:26

分享:

分享:

隨著香港政府致力爭取於2050 年前達致碳中和,本地各界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面對人工智能(AI)技術日益普及,相關技術正被廣泛應用於不同行業的系統作能源管理及控制,以實現減碳目標。從發展電動巴士、供冷系統及智能建築可見,人工智能正幫助企業優化能源消耗,在環保領域的延伸不容小覷。
 
人工智能做預測  有助減浪費  
爲了改善交通和空氣質素,其中一項解決方案就是採用電動巴士。人工智能技術透過收集及分析巴士的運行數據,可預測巴士未來的能源消耗,從而優化電池的使用和充電策略,以及規劃更好的行車路線,大大減少能源消耗、污染和噪音,更可節省燃料費用。本港三大專營巴士公司推出純電動巴士,並經已於去年投入服務,當中更有巴士公司正計劃在未來3至5年將500輛電動巴士投入服務,並於2040年全面採用新能源巴士。
 
人工智能在供冷系統中亦發揮重要作用。冷氣機被指建築物耗電的最大元凶,佔建築物耗電量四分之一,而通過人工智能精確地控制、預測和管理系統,將有效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同時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本港主要電力公司亦曾為樓高 34 層的寫字樓打造高效節能供冷系統,其中三座新興建的淡水冷卻機組由人工智能系統管理,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收集及分析新機組的運作數據,自動實時調整運作,較現有的冷卻機組節省超過三成用電量,每年可減少370噸的碳排放量。
 
在智慧建築解決方案上,本港有發展商落成全港首座人工智能建築,建築物内設智能建築控制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綜合分析建築物的系統數據,並以數據驅動的方案融入建築設計、建造、營運管理和維護方式,打破傳統建築管理的局限,推動可持續發展與創新。
 
解決人工智能耗電挑戰 
本港企業致力尋找新方向,運用人工智能實現碳中和的共同目標,但採用人工智能運算自身需要大量能源及電力。有機構指,自2012年以來,訓練人工智能系統所需的能源每3.4個月就會翻倍。因此,本港企業在應用人工智能時,亦應以減少其能源消耗為目標,選擇適合的IT解決方案,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及碳排放。
 
鑒於人工智能對可持續運算的需求,作爲IT服務供應商,可以透過改良伺服器的設計,提升其運算能力及能源效益,甚至採用更先進的智能冷卻技術,提升系統氣流量,使伺服器在長時間進行最高水平運算工作的同時,還能維持最佳冷卻效果,減少熱能產生。此外,亦可以從物流運送方面着手,減少廢物產生,例如將多部伺服器的包裝合併為一,從而減少包裝紙箱的用量和貨運所需的包裝材料。

展望未來,企業必須加強提高IT基礎架構的能源效益,才能充分善用人工智能的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撰文 : 鄺家麒 Dell Technologies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

欄名 : Smart World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