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 VS 中大 一幅圖睇晒8大院校起薪點

【盈豐之道】中國投資市場的迷思

股市

發布時間: 2023/08/31 15:20

最後更新: 2023/11/02 12:06

分享:

分享:

轉瞬間第三季已過了一半,環球股票市場在經歷首七個月的上升後,八月份已藉著一些輕微疲弱的經濟數據和僅僅符合市場預期的公司業績作出調整,但仍與過往季節性因素所帶來的影響相符。在美國方面,標普500指數年初至今已上升15%,價值股上升了10%,增長股上升了20%,尤其是科技股的增長最為顯著,而納斯達克指數亦上升超過30%。至於在歐洲股市,除了英國表現較差之外,其他主要發達國家都表現不俗,錄得超過12%的升幅。在亞洲方面,除了中國和香港,其餘星馬泰等國家的指數同樣錄得負回報。而表現最好的亞洲地區分別是日本和台灣,分別錄得超過20%和18%的正回報。

年初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都寄望中國在通關後經濟可以快速復甦,加上美國息口預期接近加息尾聲,恒生指數曾在一月份升上22700點水平,相等於未來12個月的11倍市盈率。可是,隨着中國經濟增長在第二季明顯走弱,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港股反覆回落到18800點左右,相當於未來12個月的9倍市盈率。 觀察過往十多年的數據,未來12個月8倍市盈率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但當然仍要考慮未來幾項主要的經濟因素,尤其是與香港息息相關的中國經濟發展。

目前中國正希望達成三個主要經濟目標,去槓杆、保增長以及減低地緣政治風險。去槓桿的目標主要套用於房地產公司和內地政府融資機構。 鑑於房地產銷售減少,很多配套的銷售亦會隨之放緩,亦令到部分內地政府融資機構融資成本上升,衍生出很多違約的問題,這情況在國內的房地產商最為明顯。

正因為要達成去槓杆的目標,因此最近減息的行動上未見到有萬水灌溉的蹤影。年初至今只是下調了一年最優惠利率20基點,五年期利率下調了10基點,存款儲備金率亦只下調了25基點。市場對這些輕微放寬銀根未有太正面的看法。在以往全球一體化的時代,中國可透過將人民幣貶值來剌激岀口從而帶動經濟增長。但今天地緣政治風險包括台海局勢、與美國貿易的緊張局勢及俄烏戰爭的爭議在短期仍會持續,令中國內需和出口都明顯受到影響。相信中國要解決這些經濟問題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故此我認為直至上述三個目標有任何進展的跡象,才會令到中港股市有較佳表現。

*本文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撰文 : 甄俊傑 瑞士盈豐銀行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策略主管

欄名 : 盈豐之道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