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 VS 中大 一幅圖睇晒8大院校起薪點

【工作常態】工作模式大更新 留住員工要有計 ! 靈活辦公室更重要 ?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3/10/14 15:16

最後更新: 2023/11/06 13:15

分享:

分享:

移民潮、少子化問題衝擊職場,各行各業都在急增聘人手,不少企業面對嚴峻的人才荒。搶人才大戰持續進行,留住員工也同樣重要。以往企業多出動重金利誘挽留人才;但現今世代,企業留住員工的重要關鍵,就是要打造出高效的工作環境。良好的工作環境不但令員工愉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外,更能提升歸屬感,同時也可節省成本。

本港企業也深明這趨勢,仲量聯行Work Dynamic北亞辦公空間策略顧問部主管張琦指,近年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將傳統的辦公室打造成靈活工作空間,特別是銀行界及科技界等行業走得最前。

仲量聯行可算是行業先驅,早於2019年已將公司打造成靈活辦公室,設多元化空間,配合同事不同工作需求。至於全球專業服務和管理諮詢公司怡安Aon,也為員工提供不同工作模式,公司香港區首席執行官張思正認為,靈活的工作環境能令團隊增強連繫。至於科技公司Million Tech,除了實行WFH(在家工作)政策外,也為員工提供健康獎賞,目的也為留住人才。

持續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世界帶來的其中一個重大改變,就是WFH(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的出現。以上新工作模式,也造就了疫後「混合辦公模式(Hybrid Work Model)」愈來愈普及。企業允許員工有部分時間WFH,部分時間返回公司上班的安排,已漸成復常時代的一個職場新常態。

混合辦公模式也推動更多企業將傳統辦公室打造成靈活辦公空間,以增添彈性和效率。仲量聯行Work Dynamic北亞辦公空間策略顧問部主管張琦,其隊團的其中一項工作,是協助企業客人打造辦公室的設計方案,對企業的需求及看法十分了解。張琦表示,企業將傳統的辦公室打造成靈活性工作空間已成趨勢,「尤其是疫情之後,很多客人來找我們為其辦公室方案作出建議時,他們第一個考慮,就是未來辦公室所需要的空間及使用方式跟疫情前有所不同,希望我們可以做一些分析。他們最想知道的,是將來的辦公室應該要有什麼設施,及什麼形式的空間才適合他們的員工用,因此靈活辦公是一個大前提。」

具多元化空間選擇

張琦表示,所謂靈活辦公室,就是員工在辦公室工作時,他們可以有多元化、不同空間去選擇,現在辦公室趨勢,是員工召開會議,不需要全部使用房間。「例如一位員工要召開不同的會議,如一對一的會議、四個人的會議,如果會議的內容是很保密的,就需要一間房;也有可能不需要在房間開會,會議可以在Cafe開,也可能在一個半開放的活動空間開。」她說,一個靈活辦公室裏面,一般會有6至7種不同的空間組合,符合員工靈活辦公時的不同需要。她指出,目前她接觸到的企業搬遷個案中,有約八成會考慮將辦公室打造成適合靈活性工作,主要以跨國企業為主。

早於疫情前,已有企業將傳統的辦公室改造成靈活辦公室,張琦說,銀行界是走得最前的行業,她有不少客戶來自銀行界別。另外兩個行得較前的行業,就是資訊科技公司及生物技術公司等。「以上公司在過去幾年在業務上的規模有明顯增長,業務亦不停增加,靈活辦公對以上對這3個行業來說是比較主要的服務方向。他們不希望固定的不動產『綁死』他們的發展模式,因此靈活的不動產較適合以上行業。」

共用工作枱增效率

改行混合工作的仲量聯行,也將辦公室全數變成共用工作枱(Hot Desk),員工不會有自己的固定工作枱,設有個人的貯物櫃。員工返回公司後,找個座位便可以工作,工作枱也是「先到先得」,就算是高層、管理層級的員工,也沒有自己的專屬、指定的工作枱。張琦說:「公司給予員工很大的自由度,每位員工可能有兩天日子不在公司,可能只回來工作三天,同事可以決定自己回公司的工作安排。」

以上流動工作枱的安排,某程度也令公司的行政決策可以行得更快。張琦表示,以往公司員工有固定工作枱時,要將某個部門由一個層數搬至另一層,要動員很大的人力及物力。採用共用工作枱的話,公司進行重組或調動時,可以隨時完成,「每個人在桌子上都沒有東西,我們只在貯物櫃有自己的東西,基本上你把貯物櫃調一調,就已經完成了這件事。」

先分類員工的工作

雖說靈活性工作空間是個新常態,但企業要將傳統的辦公室打造成靈活辦公室,背後需要有詳細及周詳的策劃,要好好計數。以仲量聯行為例,公司早年於灣仔太古廣場三期及金鐘匯中心開設有兩個辦公室,面積合共約32,000平方呎,於2019年搬至位於鰂魚涌的辦公室,面積約35,000平方呎。張琦透露,2019年仲量聯行初搬至現址時,員工人數約450人,她估計,公司至2028年時,員工人數會增加至約500人,但公司仍不需要租用更多空間。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採用靈活辦公室,可以有效運用每寸空間。

張琦指出,公司將辦公室打造成靈活性辦公室的第一步,是將員工的工作作出分類,「其實靈活辦公就是有些工作未必需要留在公司做,可以在外面做的。例如我一個星期有10種不同的工作,很多時候可以自己一個人完成,未必有需要將那些工作拿回公司進行。我們的團隊以科學的方式作出分析,研究公司內有多少種類不同的工作模式。如一間公司有400餘個員工,這400多人中,究竟有多少工作種類?他們需要回公司工作的需求有多大?」經過一番計算,仲量聯行的辦公室決定打造出約7個元素的辦公空間,如完全開放式的工作空間、半開放式的工作、也有全封閉式的空間。

溝通信任成歸屬感

在不少人的眼中,員工不用回公司上班,不用跟每天跟同事見面,對公司的歸屬感會否也降低?對此張琦並不認同,她直言:「一間傳統公司,員工可能將歸屬感放在桌子裏,但是公司的文化對員工而言更為重要。」她解釋,仲量聯行較看重結果主導的文化,給予員工很大的信任度,「我們不會追蹤每個人何時上班、下班,何時出去吃午餐,我們完全沒有這件事,員工有一天沒有回公司,但是他在家裏,或者在咖啡店裏工作也是沒有問題,這是我們對員工的信任,我們也在乎人與人之間的靈活性的溝通,這就是歸屬感的來源,也是自己塑造出來的。」

以上內容節錄自822期《iMoney Focus》封面故事,全文:請按此

【玩樂好去處】全港最大3萬呎室內歷險攀爬樂園門票買一送一 2大2小去玩低至每位$95 【見下頁

點擊圖片放大
+5
+4

【著數優惠】麥當勞App下周優惠出爐  $26 醒晨超值選配熱Latte + 限時自選優惠券,詳見【下一頁

按圖看優惠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11
+10

【理財你要知】騙案無處不在 理財專家李兆波:小心影響你的退休!,詳見【下一頁

【溫股知新】港股信心不足 還望大招盡出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150試閱《iMoney》電子版3個月 【http://imoney.hket.com/article/3399982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玉蓮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