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3】施政報告中小企支援措施出爐 一文睇晒有何新措施(持續更新)
發布時間: 2023/10/25 11:49
最後更新: 2023/11/06 20:11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5日)公布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到去年推出的一系列搶企業、搶人才措施的成效,並表示將以更多搶企業、搶人才及中小企支援措施,進一步鞏固香港營商環境。
1/搶企業: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接觸超過200間重點企業,當中30間正計劃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充業務,涉及約300億元新投資金額,預計提供約1萬個就業機會。
- 發展「總部經濟」
港府將大力推動公司遷冊來港,協助國內企業來港設立總部。
- 外國在港公司人員「一簽多行」
明日(26日)起,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可向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申請有效期長達2年或以上的「一簽多行」,前到內地,吸引更多外國公司來港,以便及推動外國在港公司北上洽談商務。
2/搶人才、留人才:
- 成立實體「人才服務辦公室」
去年推出的招商引資引才措施,截至9月底已吸引約16萬宗申請,當中超過10萬宗獲批,約6萬人已抵港。港府將於今月底成立實體「人才服務辦公室」,為來港人才提供支援,及跟進人才入境後的發展和需要等。
- 放寬人才簽證
為進一步招攬海外人才,港府將放寬越南人商務和旅遊「一簽多行」來港的申請門檻。另會開放老撾及尼泊爾人才來港就業、受訓和就讀教資會資助院校,以緩解本地人才不足問題。
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
11月起,合資格大學名單會將增加8間頂尖內地和海外院校,屆時合資格的內地及海外院校將增至共184間。
- 試行「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
港府將試行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 ,讓2024/25學年起入讀職訓局的指定全日制高級文憑課程外地學生,畢業後可留港一年,以尋找與其專業相關的工作,紓緩本港技術行業的人手短缺壓力,並於試行兩年後再作檢討。
- 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
為培訓人才,港府指將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廉政公署亦將於明年第一季成立成立「香港國際廉政學院」,為海外反貪人員及本地公私營界別舉辦專業培訓,促進海內外專家學者交流反貪經驗。
- 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除房地產外,於股票、基金、債券等資產投資3000萬元或以上的合資格投資者,可申請來港,以增強本港金融中心競爭力。
3/中小企支援:
- 成立「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
商經局將成立跨部門「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以在電商平台舉辦「香港購物節」等措手,協助香港中小企拓展內地電商業務,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和拓展內銷市場。
- 推出「電商易」
港府將在2012年推出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架構下,推出「電商易」,讓企業運用基金700萬資助上限中的100萬元,推行電商項目。
- 提供中小企彈性還款選項
李家超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還息不還本」安排申請期已於今年9月完結,部分中小企已主動選擇恢復正常還款,其他貸款的「還息不還本」安排將陸續在明年底前完結。為助中小企逐步過渡至正常還款,企業可選擇在指定期內,每月只償還原定應償還本金的一成、兩成或五成。
4/搶機遇:
- 開設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商貿辦事處
李家超指,為把握全球經濟重心東移和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將於「一帶一路」沿線開設更多商貿辦事處,在新興國家加強推廣香港的專業服務與內地融合的商機。
- 設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
港府將設立由財政司司長帶領的「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並設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辦公室」,利用市場力量,槓桿市場資金和效率,為項目的不同投資融資方案提供意見。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營商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