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戶口|金管局伙警方及銀行出5招打擊傀儡戶口 擬修例允銀行間分享可疑戶口資料
撰文: 胡學能
發布時間: 2025/04/10 19:19
最後更新: 2025/04/23 16:52
- 金管局聯同警方及銀行公會推5項新措施打擊金融罪行
- 擴大防騙視伏器數據,偵測傀儡戶口
- 修訂銀行業條例,促進銀行間訊息交換
金管局聯同警方及銀行公會宣布推出五項新措施,以防範、偵測及打擊金融罪行,包括詐騙及相關傀儡戶口網絡,確保反詐騙工作足以應對不斷演變的詐騙活動和符合國際最佳做法。為打擊傀儡戶口,警方與金管局會向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SVF)營辦商,開放更多防騙視伏器數據,包括銀行帳號、電話號碼及電郵地址等。銀行及SVF營辦商可透過詐騙監察系統,標示出相關可疑戶口,並持續監察。如發現可疑交易,即時提醒潛在受害人及報警。
金管局已提出修訂《銀行業條例》,容許如發現帳戶及交易資料,懷疑涉及受禁行為下,銀行之間可按機制在指定平台披露有關信息,爭取年底前在立法會通過。警方亦會向主要銀行公開「防騙視伏器」的數據。目前,已有10間銀行在警方管理的FINEST平台上分享資料,預期今年底前將推出一個可容納更多資訊交換的新平台。
為支援銀行有效執行這些措施,金管局將與銀行緊密合作,透過專題審查檢視銀行管控措施的表現,並建立定期溝通機制,不斷提升銀行業偵測傀儡戶口網絡的能力。加強「切勿借╱賣戶口」的公眾宣傳及教育。
金管局聯同警方及銀行公會5項新招:
- 1:更廣泛使用「防騙視伏器」數據以提早識別傀儡戶口網絡
- 2:修訂《銀行業條例》促進銀行之間交換訊息
- 3:分享銀行保障客戶和偵測傀儡戶口網絡的良好做法
- 4:專題審查檢視銀行保障客戶和偵測傀儡戶口網絡管制措施的成效
- 5:進一步加強「切勿借/賣戶口」的宣傳及公眾教育
去年錄逾4.4萬宗詐騙案
警務處總警司林焯豪表示,去年有超過4.4萬宗詐騙案,按年升12%,但升幅已較之前兩年、每年有超過四成的升幅明顯放緩,而去年的騙案損失金額達91.5億元。警方數據顯示,銀行在去年下半年共發出超過5萬個「可疑帳號警示」,預計涉及約10億元高危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