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 中間價暗示更多波動
發布時間: 2025/04/08 16:23
最後更新: 2025/04/23 13:34
全球貿易戰未有緩和跡象。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被額外徵收重度出口關稅的國家反應不一,較小的國家尋求與美國進行談判,以緩和出口停滯帶來的增長風險,另一陣營則以大國為主,傾向以反制措施還擊,其中中國立場強硬,以報復式關稅、限制稀土出口及對美企進行反壟斷調查應對美國對等關稅行為。無論最終實施的情況如何,對等關稅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跨國企業必須要重整在亞洲各國建立已久的供應鏈,美國經濟面臨的通脹風險,可能更甚於增長風險,投資人對聯儲局或進行緊急減息的預期,可能只屬一廂情願。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亦將人民幣中間價調弱至7.2038,創下2023年9月以來的最弱水平。人民幣中間價突破7.2關口,意味人行政策出現微調,不再堅守7.2水平,中間價引伸2%交易區間的7.35水平的在岸人民幣政策底支持將大為削弱。事實上,新一輪對等關稅公布以來,亞洲貨幣的貶值壓力俱增,外匯市場出現巨震,人行有需要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更多彈性。筆者不同意人行引導人民幣貶值以支持出口的觀點。現時,美國對中國已經加徵超過50%關稅,未來關稅亦不排除出現進一步上調,人行容許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只屬杯水車薪,而大幅度貶值將觸發資金外流,甚至新興市場金融危機,有關做法並不可取。總體來說,筆者認為人行將繼續維持人民幣兌美元大致穩定,為貨幣政策寬鬆提供空間,同時以中間價引導人民幣一籃子走貶,以提升中國對非美地區出口的競爭力。
撰文 : 張建泰 瑞穗銀行東亞資金部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
欄名 : 外幣滙穗